Skip to main content

副食品之路开始了 -- 萝卜泥

儿子刚满八个月,妈咪才如梦初醒,惊叹时间真快,孩子一不小心就这么大了。

和一起在陪月中心做月子的几个妈妈们组了WhatsApp 群组,早在小孩六个月后间中都有谈论副食品课题。而我一来不知从何开始,二来有依赖SIL (儿子的姑姑兼奶妈) 的心态,由 SIL 全权负责儿子的衣食住行。SIL 自己是四个孩子的妈,过去又是全职家庭主妇,四个孩子都是她亲力亲为带大的,算是老手。

当群里都在谈论何时让孩子开始副食品之路时,我只轻描淡写询问一下 SIL 的意见。她说不用太早,以她的经验大约8 、9个月开始吃粥。老公也说孩子的姑姑可以搞定一切,到时会煮粥给儿子吃。我就松懈下来了,也因为自从 CMCO 后开始回去公司上班了,时间变得更紧凑,哪怕只有一丁点的时间,我都选择睡觉养神,把副食品功课这回事抛到远远去。

虽然如此,偶尔还是有在网上或书店翻查有关副食品的课题和食谱,但就是少了放手下去做的决心,直到这一天。。脑子起了闹钟效应 -- ‘儿子八个月啦’,得靠自己为儿子做副食品了。

这时脑子里想象的永远和实际情况差个十万八千里。想象中在制作食物泥的过程会是很轻松,没难度,毕竟给婴儿吃的都是简单料理,无盐,无糖,无人工调味料。。谁知在实际操作上还是遇上小麻烦。毕竟我已经好多年没进厨房做顿像样的一餐。

为了儿子得卷起袖子重新走进厨房去。第一步把萝卜削皮,洗净,切块;这些当然难不倒我。第二步开始,我就乱了手脚;是该蒸熟还是煮熟??回头问了我家厨师后,结论是准备一锅水来烫熟。怎么知道熟了呢是我接下来得问题。我得到的答案是用叉子来检测软度。结果全凭我的第六感来决定何时盛起萝卜块。

第三步骤就是麻烦的开始。等萝卜块稍微凉些,就拿 Hand Blender 来搅成泥状 (话说这 Hand Blender 藏在 store room 已经好一段日子了,过去真的没舍机会用到它)。因为对 Hand Blender 还不够了解,手上这个盆又负荷不了,所以萝卜碎飞溅出来,也弄得我一身是泥。再来也不懂该加多少水才够,一旦发现 Hand Blender 搅拌不顺时,就拼命加水。从成品来看,似乎加多水分了。

(儿子第一次吃萝卜泥是6月23日,第八个月的开始)

接下来第四步就是等萝卜泥处于室温时装入制冰盒。1,2,3 总共有 7 颗泥,够一个星期的分量。
会制作食物泥冰砖其实也是看了很多网上资料才知道的东东,就连有盖的制冰盒对我而言都算是新东西 (因为我的冰箱里根本没有冰块这种东西。。),还有在哪里买这种制冰盒我都照抄无误 (是在 Daisho 买的)。


就这样儿子的第一种食物泥完成了。因为儿子白天都在 SIL 家,就请 SIL 每一天把萝卜泥冰砖弄热了参进 Bellamy's Rice Cereal 来给儿子当副食品。从儿子的姑姑口中听说,儿子很喜欢吃,每每都光碗。哈,听到后一切努力和力气都当值得。。还暗爽,儿子真给脸呐。


就在还未找到适合的容器来给儿子带便当去姑姑家时,就用母乳袋一颗颗装着。会用母乳袋就靠自己的思考能力了。当身边的资源有限时,头脑才会适时启动运作(话说从怀孕开始,头脑长期在缺眠状态下已经快生锈了)。由于我不是多奶妈咪,所以母乳袋也没机会用,暂时顶着吧。

为儿子做副食品,妈妈当然得先做白老鼠试吃。我本身对萝卜泥没有特别好感,还想着如果儿子也不爱吃就算了,不会强迫。还好儿子并不挑食。。

Comments

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

今年菜鸟妈妈的母亲节

今年的母亲节和往年不一样了。 今年是自己第一次以母亲的身份来体验这个日子。过去都是以女儿的身份去祝福母亲节,不论在形式和心态方面都不一样的。当我以女儿的身份庆祝母亲节时,参杂了一份吊儿郎当的心态,只想着要带母亲去哪里吃一餐或送什么礼物,就那一天对她说‘母亲节快乐’。现在自己也是母亲了,看着怀抱的六个月半,我却没想过要收到什么礼物,只想着对他说‘儿啊,妈咪只要你健康平安,快乐的一天一天长大’。 这才领悟到其实我妈也只是希望我们快高长大,她从不奢望我们成龙成凤,只求我们可以问心无愧,脚踏实地的做人。她并非要我们只在母亲节那天大肆庆祝,但求我们在其余 364 天都能陪伴她,孝顺她。 也想起我妈当年最爱说的一句话:‘等你做妈妈了,你就知道’。当时真的无法体会,当成耳边风一扫而过。现在终于了解做妈妈的从不要求回报,只要孩子健健康康,比任何礼物都贵重。 母亲养育孩子 20 年,却要忧心 99 年,说的也就是母亲永远放不下自己的孩子。就算孩子长大能独立了,在妈妈的眼里都是当年抱在怀中包着尿布的乖宝宝。 ’儿啊,妈咪突然不想你这么快就长大了!’呜呜。。。。

第一胎照书养

久违了。。育儿之路不容易,一路跌跌撞撞;边做边学。。 小孩长大却是很快,一晃眼 Jasper 就29个月了。  来个Book Review 吧 -- “0-3 岁 爸妈安心育儿 给对爱就不怕宠坏” -- 作者:明桥大二 (儿童咨商心理医生)。   2019年7月在 Popular 书局买下了这本书。对于’菜鸟妈妈’的我来说,作者笔下所传授的育儿知识,都是我未曾听闻和接触过的,已经抵过了书本的标价。(过去的我很少一眼就看中而买原价的书籍,我也就是那个“第一胎照书养”的妈,呵呵。。) 它颠覆了一直存在我脑海的‘育儿常识’,还有长辈们最常挂在嘴边的‘育儿理论’ -- 什么‘ 不要一直抱小孩,不然孩子会很黏人,你什么事都不用做了 ’,‘ 小孩一哭就抱是错的,让他哭,哭久了就停了 ’,‘ 小孩一哭就抱就是宠他,以后他会爬上你的头欺压你 ’, ‘ 不要让小孩习惯了一哭就有人抱抱 ’ 之类的。 如果当年我没翻开这本书,我真的会让 Jasper 哭饱他,甚至还会骂他。 我也很庆幸 2019 那一年我放下工作,专心捧着肚子;也可以说是因为没什么大事可以做,闲过头了,所以有时间看书,找资料。   书中提及 - “在婴儿时期,肌肤接触是很重要的。父母请多拥抱宝宝,看着他并笑容以对,还要多跟宝宝说话。如此一来,宝宝就会觉得自己被珍惜着,妈妈因为自己而开心。虽然有些人会说:不要让宝宝习惯抱抱,但这是错误的想法。”   读完这一段,我的脑袋瓜被轰了一下,也质疑了一阵。   接下去读 - “拥抱对孩子来说,是一件非常舒服的事情。孩子被抱着,就会觉得自己被珍惜着。也因此培育出自我肯定感 。所以父母一定要常抱抱孩子。孩子绝对不会因为抱过头,而宠坏他。”   咦!这些对于我一个’菜鸟妈妈‘来说都是新鲜的词句;都是和长辈们所流传的理论背道而驰啊。 这一段也让我印象深刻  - “如果放着孩子不管,孩子会非常愤怒。但是许多父母并不知道,放着孩子不管,孩子会非常愤怒这件事。长期累积下来的愤怒,最终会以不正当行为及暴力出现。” 我肯定是其中一个不知道的妈妈。的确小孩在婴儿时期一直到牙牙学语的阶段,只会用哭和发脾气来表达自己。Jasper 就是如此。如果我没早点读到这个观点,我肯定会因为 Jasper 的哭闹声而崩溃,进...

副食品 - 南瓜泥

儿子对萝卜泥的接受度和反应都很正面,都能把一小碗的萝卜米糊吃得干干净净,这就激起妈咪我为儿子准备副食品继续努力奋斗的力量,也提高了做食物泥的信心,为的也是要让他尝试不同的食物,以免日后会挑食。 这次选的食材是南瓜。网上资料说南瓜的好处是促进开胃通便。而我会选南瓜也是因为从网上搜寻宝宝副食品添加的顺序篇里,南瓜,萝卜,地瓜等都是宝宝的初期食物(大约六个月以上就可以吃了,儿子已经错过第六个月副食品周期,所以为了减低儿子对食物的敏感和抗拒,我让他从初期宝宝适合吃的食物和稀糊状开始,一点一滴让他尝试新食物)。 继萝卜泥在制作过程中遇到小麻烦后(萝卜碎飞溅一身的情景),这一次为避免相同错误出现,准备了深而宽口的量杯作为捣碎南瓜的容器配上 Hand Blender 的帮忙下,顺利做出滑溜溜的南瓜泥。 制作食物泥的步骤大致上都相同。首先将南瓜洗净,切掉瓜皮,切小块。接下来上锅蒸熟,至于时间就看食材的大小来决定(之前在找资料时,我一直很强调食物的做法,但是在实际行动后,真的觉得做法因人而异,就不再执著了)。最后等南瓜稍微凉些,就搅拌成泥(这次我滴水不加,因为蒸熟后的南瓜是软烂的)。 (6月27日下午完成的南瓜泥) 完成后,再待凉,就分装入制冰盒里冷藏。刚好制作南瓜泥这一天是星期六,儿子从姑姑家回来,迫不及待地让他先试试味道,一勺,两勺,三勺,儿子很愿意张开嘴巴,有一直想吃的意愿,让我很有成就感。 于是第二天星期日中午就拿两颗南瓜泥先解冻,再蒸热,后来再用配方奶冲泡一小匙的Bellamy Rice cereal,最后两者混合一起,就是儿子的一餐了。儿子吃得津津有味,妈咪看得如痴如醉。 (6月28日试吃南瓜米糊) 妈咪试吃心得 -- 它彻底颠覆了我对 Baby Food 的呆板印象。因为在大人世界里,举凡每个食材都会经过煎炸爆炒其一的烹调方式,再加上酸甜苦辣的各式调味料,才得以上桌入口。至于 Baby food,如果是给月龄较小的 Baby,蒸煮是唯一的烹调方式,也会特别强调食材的新鲜度。所以吃进口里的都是原汁原味的食物,当味蕾只接受调味后的食物之后,根本就忘了它们原来的味道。现在的我也有幸再重新认识不同食物,尝试不同食物的原味,才知道‘啊,原来蒸南瓜是这么好吃的’。